江苏省盐城中学柏子言同学就本次社区活动中对学习经验的分享

很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,其实我平常对这些东西总结并不多,也正好借此机会,回忆了平时自己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习惯,于是就有了这次分享。这些内容一定不是最好的,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,但希望能以此带给大家一些灵感,然后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。我就从个人的学习经验谈一谈吧。

首先,在距离高考一百多天之际,我觉得最值得重视的就是效率二字,首先,学习任何知识之前不妨问一问自己,学习这些内容对我有多大的帮助,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,是否值得我花费太多精力,在动手前的这些思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以我个人为例,我每门学科做的试卷量与我的学科成绩甚至是成反比的,所以不要一味迷信刷题量的多少。第二,及时调整状态,保证充足的睡眠,下课多活动多放松,多参加体育锻炼,与其占用这些时间不如提高上课效率,不然容易陷入疲劳战中,而且从长远来看,一时的成绩在健康和开心面前不值一提。第三,注重实际效果,不要太看重错题整理的形式,如果太浪费时间就不做,不如深入再想几遍,算几遍,关键是达到练习的效果。第四,贵在坚持,我们有时并不需要采用多么高深多么高屋建瓴的方法,往往坚持一两个好的习惯就能带来很大的改变。

下面我就就具体学科谈一谈

语文:语文,英语,生物都是非常注重积累的学科,文言文字词积累平时带着做,可以用活页本之类的小笔记本,关键是养成随时翻阅的习惯,平时上课记笔记带着瞟几眼就行。

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是概括归纳能力(不仅包括文章也包括题目,题目到底考什么点,要用哪方面知识回答,有什么侧重点的暗示)作文方面(建议可以学习一些优秀范文的结构布局,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,可以随手写一写小语段,这样写作文比较容易找到感觉,这种写作比较随意,有感想的时候才写,没想法就不写,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。)简答题常常让人感觉难以捉摸,不知道他想考什么点,有时确实有点玄,但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考角度,我们可以思考出题人希望我们能对一篇文本理解到什么程度,那一般就无外乎内容主旨手法情感之类的了。

还有相比于其他学科,语文学习更需要真情实感,并不一定非得把题目做出来,而是要主动思考,代入文本,去与作者共鸣,去真正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,说到底,理解能力正是语文学习带给我们的宝贵品质。

数学:数学方面我觉得抓牢基础分比扣难题划算,计算很重要,可以写综合卷提升手感熟练度,想提高也挺需要积累的(二轮复习就紧紧跟好课堂吧)考试时感觉难题做不出来可以多分点时间检查前面。

一定要想通想透,深入做一道题胜过随便刷一张卷子,及时找到自己思维上的不足:比如审题问题,函数里的定义域问题,想不清楚就下笔之类的,然后平时做作业时刻意注意改变习惯

草稿纸的合理使用:简单的题在试卷边上写,复杂的最好在草稿纸上打草稿,不然很容易算乱掉,这个习惯也要靠平时作业时养成

物理:知识点相对较少,但并不是说知识点不重要,而是应当深入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上课方面,如果老师只是带着算的话不妨自己再想一遍,算一遍。物理的错题一般计算失误较多,可以整理下来把常用的式子熟练掌握,先把过程想明白再动笔(先把要列的方程一个个列出来再带数据算,这样比较清晰而且字母运算不容易错)重视选择题(分值太高了扣不起啊)

生物:反复巩固基础知识,生物也是最需要回归课本的一门学科,但这个时候可能没太多时间从头看了,可以遇到什么不会的就记下来,然后去回看那一部分的知识点,路虽远,行则将至,不要怕遗忘,核心知识点是有限的,反复看总能记住,题目当中涉及的额外知识点最好也记一记,比如光呼吸,C4植物之类的。

英语:作文积累需要平时带着做,相比其他阅读之类的题型,作文其实是最容易稳定提高的。背单词方面:课内单词熟练掌握即可,课外拓展太多目前用处不大,尝试平时做作业时练一练跳读的方法,阅读题先看选项大致了解一下内容,然后带着问题看一遍,遇到明显无关的选项可以果断先排除,不要纠结,也要注意文章核心话题之类的(尝试用一两个词概括)可以加快做阅读速度。语法填空一定要慢慢做,不要凭语感填。

化学:通过做题熟悉常见情景,比如污染物处理,二氧化碳综合利用之类。化学试卷基础分大概有一半,一定要稳稳拿住,原因分析等题目差距不会太大,往往最后决定成绩的是方程式,选择题之类的正确率。同样,化学是和生物一样需要积累的学科,平常遇到什么点就记下来不要遗漏。还有要注意考试时间分配,时间太短,卡住就果断放弃吧,可以给自己做限时训练训练自己控制时间比如多长时间做完选择,多长时间做完有机。

基本上就这些了,谢谢大家。

根据国家政策,评论已关闭!

苏公网安备32099502000473号
   

© 苏ICP备2024068081号